突然不想說話,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莫名的混沌與虛無包圍、吞噬。
一股極致的憂傷,混雜著強烈的挫敗感洶涌襲來,有種被覺知叛離的感受。
對生活中的一切感到厭倦,我的靈魂仿佛被關(guān)進(jìn)了小黑屋里,絕望、恐慌、沮喪、憤怒、無力…
那是一種窒息的破碎,一種無法掩藏的匱乏
有一千種聲音,在我耳畔呼嘯而過;有一萬個念頭在我心間此起彼伏。
我知道自己腦子里還有很多的概念、框架、理論、評斷和比較。雖然自己并不喜歡這些東西,但在潛意識里,還是容易困囿其中。
處置它們需要時間。或許,只有當(dāng)人能夠控制自己食欲、情欲,攀執(zhí),才有可能得到莫大的自由。這些凡俗的束縛如果出自無明,就會障礙人心智的提升,也是一個人痛苦和煩惱的根源。
伯格曼說:“我一向?qū)靵y和秩序之間難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興趣。”
是的,我厭倦著周圍的一切,但同時,:我又深愛著這個世界。
這份厭倦是來自于內(nèi)心的安寧與平和。我不再年少輕狂,不再有綿延不絕的絕望和孤單,對他人也不再有任何的期待與依賴。更多的是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學(xué)會與自己相處,從而找到平衡自己人生的支點,
當(dāng)人能夠保有一份覺知,并真正學(xué)會與自己相處時其實也就找到了一種與萬物相處的方式
那就是靜靜看,看外界,看自己。感受心的波動和變化,體驗萬事無常,體悟人生的虛幻與真實。明白這世界的復(fù)雜不可妄下論斷,多觀察,少說話,保持內(nèi)心平靜。
《圣經(jīng)》中說:“在一切之中愛慕與事奉?!毕矚g這樣的句子。因為在靈魂逃亡的時候,它們能讓你迷途知咨
最終,最終帶著這殘破的厭倦感,繼續(xù)與生活周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