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零碎的工作間隙,我讀完了《心流》。讀完這篇文章,我感覺像是被作者拉著進行了一場心靈的狂奔,那種沖擊就像是被卷到了另一個思想的維度?,F(xiàn)在面對空檔期的時間,不再漫無目的地刷手機,而是帶著問題去讀書,去感悟人生。當車輛高峰期到來的時候,反而能更快進入工作狀態(tài),專心的去面對各種的突發(fā)情況。書中那些關于情緒管理的內容,讓我學會了不管遭遇任何無理要求或者遭遇謾罵時,都能保持職業(yè)修養(yǎng)。
在收費站工作中,我逐漸明白收費窗口不僅是車輛通行的關卡,更是觀察人性的萬花筒。記得某次夜班,貨車司機因超重繳費情緒激動。若是從前,我定會機械地復述收費標準。但書中"傾聽感受"的理念讓我嘗試換位思考:"您連夜趕路不容易,超重處罰確實讓人窩火,但您看這個安全標準..."當司機緊鎖的眉頭舒展時,我忽然領悟:收費工作本質是人與人的連接。
收費站的工作時間不再是重復機械的操作倍感煎熬,而是成為了實踐書中知識的場所。每位司乘人員的表情、動作、語言都是生動的案例,每次突發(fā)事件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考場。這種將書中智慧融入工作細節(jié)的體驗,讓我找到了平凡崗位的深層價值。